平煤股份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59.69億元,同比減少1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2.34億元,同比減少33.61%;基本每股收益0.9649元,同比減少33.61%。
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平煤股份完成原煤產量1537萬噸,同比增加36萬噸,精煤產量完成618萬噸,同比增加21萬噸。由于商品煤價格下降,上半年平煤股份營收有所減少。
云南省國資委網站消息,云煤集團目前控制的煤炭資源達到了37.1億噸,所屬煤礦核定產能至1341萬噸/年,規劃產能增至3090萬噸/年,規模凈增1266萬噸/年。
三年來,云煤集團自產原煤2694萬噸,年均增長30%以上,供應煤炭5300萬噸,年均增長60%以上,千方百計擴大煤炭跨區域調運量,實現對全省主力火電廠供煤全覆蓋,累計供應電煤1260萬噸,讓利16.99億元,為全省經濟穩定運行、電煤穩價保供做出更多貢獻。
內蒙古統計局數據顯示,境內前7月,內蒙古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產量均保持增長態勢,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1-7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原煤7.04億噸,位居全國第2位,占全國原煤產量的26.4%;同比增長1.8%,拉動全國原煤產量增長0.5個百分點。
中煤集團消息,今年以來,該集團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6-7月,中煤集團煤炭生產4045萬噸、發電量145億度,均創同期歷史新高;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率全部按100%安排執行。
據了解,中煤集團通過整合產供儲銷資源,積極參與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加快構建“煤電化新一體化”大營銷體系。
西省政府網站消息,8月14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推動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專場發布會,山西省發改委副主任張翔介紹,山西連續三年煤炭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規上企業原煤產量達到6.78億噸,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會議表示,“雙碳”背景下,構建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是穩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山西作為全國綜合能源基地,在肩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重大使命的同時,加快能源綠色轉型。
保障能源供給方面,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侯秉讓進一步介紹到,預計2023年全省煤炭產量達到13.65億噸,2025年煤炭產量穩定在10億噸以上并具備3000萬噸應急保障能力,2027年具備5000萬噸應急保障能力。
新華社11日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期,長三角鐵路著力加強運力資源配置,暢通電煤裝卸組織,全力保障電煤供應。6月份以來的71天內,日均電煤裝車2243車,同比增加18%;累計發送1003.7萬噸,同比增加18.2%。
截至8月10日,長三角18家鐵路可直達運輸的電廠存煤已達367萬噸,同比增加12.5%,可耗天數達17天。
8月10日,淮河能源集團發布消息稱,近日,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電力集團已成功摘牌安徽淮南洛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洛河電廠二期、三期)51%股權。
淮河能源集團表示,這一舉動標志著淮河能源集團煤電一體化戰略、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取得重大進展,將有力提升安徽省“十四五”期間電力保供水平,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煤電產業。聯合重組完成后,淮河能源集團電力權益規模增至2145萬千瓦。
甘肅能化日前接受相關機構的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擁有9對煤炭生產礦井,核定年產能1624萬噸,一個基建礦區(酒泉肅北紅沙梁煤礦和紅沙梁露天煤礦),年生產能力600萬噸,在建礦井景泰煤業白巖子煤礦,年產能90萬噸。生產經營地分布甘肅省白銀平川、靖遠、景泰,蘭州紅古、武威天祝礦區和酒泉肅北,區位優勢較為明顯。
公司煤種以動力煤和配焦煤為主,動力煤、配焦煤均占40%左右,動力煤以長協價為主,根據國家發改委指導價,采用“綜合價=基準價﹢浮動價”的定價模式,配焦煤根據市場價格而定。公司煤炭主要銷往甘肅省內外火電、燃料、供熱、建材、冶金等企業。
(編輯:武文馨 審校:張艷)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